祁連圓柏
常生于海拔2600-4000米地帶之陽坡。
為我國特有樹種,產于青海(東部、東北部及北部)、甘肅河西走廊及南部、四川北部(松潘)。耐旱性強,可作分布區內干旱地區的造林樹種。
常綠喬木,高達12米,稀灌木狀;樹干直或略扭,樹皮灰色或灰褐色,裂成條片脫落;枝條開展或直伸,枝皮裂成不規則的薄片脫落;小枝不下垂,一年生枝的一回分枝圓, 徑約2毫米,二回分枝較密,近等長,方圓形或四棱形,徑1.2-1.5毫米,微成弧狀彎曲或直。葉有刺葉與鱗葉,幼樹之葉通常全為刺葉,壯齡樹上兼有刺葉與鱗葉,大樹或老樹則幾全為鱗葉。
鱗葉交互對生,排列較疏或較密,菱狀卵形,長1.2-3毫米,上部漸狹或微圓,先端尖或微鈍、微向外展或向內靠覆,背面多少被蠟粉,稀無蠟粉,腺體位于葉背基部或近基部,圓形、卵圓形或橢圓形;刺葉三枚交互輪生,多少開展,長4-7毫米,三角狀披針形,上面凹,有白粉帶,中脈隆起,下面拱圓或上部具鈍脊, 先端成角質銳尖。雌雄同株,雄球花卵圓形,長約2.5毫米,雄蕊5對,花藥3。
球果卵圓形或近圓球形,長8-13毫米,成熟前綠色,微具白粉,熟后藍褐色、藍黑色或黑色,微有光澤,有1粒種子;種子扁方圓形或近圓形,稀卵圓形,兩端鈍,長7-9.5毫米,徑6-10毫米,具或深或淺的樹脂槽,兩側有明顯而凸起的棱脊,間或僅上部之脊較明顯。
木材結構細致,耐久用,可供建筑、家具、農具及器具等用。